[ 家電維修站 | 家電維修服務 | 虛擬主機,網頁空間,網頁diy ]


輸入Email訂閱
以下為電子報內容
中華電信

發刊日期:2000/08/1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創刊日期:2000/02/28 

本期主題:中華電信股價知多少

>>報務通知

  明天中華電信開始展開標購的活動,中華電信員工公會明天亦要展開萬人走上街頭,這次底標訂為104元/股,是否會太高這幾天的標購會給社會大眾一個結果,雖然今天不是我們預訂的發報日,但在此同時因收到一份太祥證券對中華電信的評估報告,所以利用今天先將此報告發給訂閱者,讓大家在投資前能有所了解。

>>中華電信股價知多少?

主        題 中華電信股價值多少 發表日期 2000/08/15
提供機構 太祥證券 作         者 高鴻翔

  國內第一大電信業者中華電信將於10月15日上市,由於攸關政府歲收、民營化政策指標,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。目前投資人最關心的部份在於104元的價格對於中華電信這個「原汁雞湯」是否還有向上獲利的空間,本文僅就其公司前景、市場觀點等角度加以分析。

一、公司前景
  從營收的角度來看,由於新競爭者的加入,在國內長途電話、國際電話等獲利主要來源遭受強烈競爭,以及創新電信服務需求仍未大幅增加的預期下,雖然有市內電話、大哥大、數據通信等業務支撐營收成長,預估中華電信的營收在2001年的表現將呈現較弱的局面,其盈餘預料亦將低於最近三年的水準(87~89年度EPS5.67元、5.22元、6.96元),2001年每股盈餘僅有4.37元。
  從成本的角度來看,民營化之後將使中華電信在採購設備、國際化的腳步上不再受到行政立法機構的牽絆,將有助於其快速掌握市場商機,並合理地降低成本。不過其3.5萬名員工在數量與年齡上較新進業者居於劣勢,因此就整體成本的降低上將仍待努力。
  再從業外收益的角度來看,中華電信擁有國際標準電子、美台、榮電、吉悌、國際電信開發等國外大廠在台子公司的部份股權,同時亦擁有國內最多電信人才的中華電信研究所,其可能創造的獲利將是龐大且難以計算的。加上民營化後可能透過購併、換股等動作跨出國界,其國際市場地位有可能有效提升,其公司價值亦將隨之水漲船高。
  若再就籌碼的角度來看,中華電信股本雖高達964.77億元,但是由於今年度釋出比例僅佔19%,加上目前法人並無持股,因此儘管有台灣大哥大在其之前上市,預料影響並不會太大。(如表一)

二、市場觀點
  一般而言,對於電信業者的股價評估模式大約有資產價值評估、現金流量折現、客戶價值計算、公司價值評估法、傳統本益比等各種不同的方法。其中,由於電信建設成本屬於沈沒成本,因此相對較少採用。現金流量折現方法在面對目前電信環境轉變的情況下,似乎較難將新服務的可能收入明確計算。至於客戶價值的計算由於中華電信屬於綜合性的電信業者,必須區分各項業務並評估各產業前景後再加以計算,計算上亦為龐大的工程。為了讓股價計算淺顯易懂,使投資大眾易於明瞭,近來各投資機構多以傳統本益比的方法配合公司價值評估法(EV/EBITDA)等來評估中華電信的股價。

表一  中華電信影響股價之條件分析

項目

有利因素

不利因素

評估

營收

 

 

 

○市話

    大哥大

    數據通信

◎新服務

    長途電話

◎國際電話獲利侵蝕

中期表現不利

長期競爭力高

成本

○採購成本

○人事成本

稍微不利

業外

收益

○合資公司

○電信研究所

○購併可能性

 

有利

籌碼

◎流通在外股數

○台灣大哥大上櫃

有利


註 1. 市話:在近三年皆虧損的情況下,醞釀調漲價格,雖然空間不大,但仍屬相對有利。由於last mile是新進業者建設的最大障礙,因此預料中華電信固網業務在市話部份流失速度不至於太快。
註 2. 大哥大:營收、獲利豐厚,雖然在設備採購受限下,今年客戶數僅從380萬人成長至400萬人,但今年營收仍能在高客戶貢獻度、去年用戶成長條件下表現不錯,明年以後業績成長則在客戶成長趨緩的情況下,必須視市場接受無線數據通訊的程度而定。
註 3. 數據通信:旗下Hi-Net為國內第一大ISP。市場價值高,但獲利貢獻因產業特性相對不高。在專線出租市場方面,在新競爭者加入、與客戶有競爭關係等情況下將遭和信等業者侵蝕,惟線路品質佳的優勢仍可保持。
註 4. 新電信服務:由於在未來的電信環境中,距離不再是決定成本、價格的因素,且數據傳輸將逐漸取代語音的地位,新業務拓展將攸關電信公司未來發展甚鉅。惟短期內仍須觀察消費者對新電信服務的接受程度。
註 5. 長途電話:由於獲利高、成本低,將成為新業者首要侵蝕目標之一。此外尚有業務受大哥大市場擠壓而微幅衰退的疑慮。
註 6. 國際電話:由於獲利高、成本低,將成為新業者首要侵蝕目標之一。網路電話的硬體、服務將對此業務的獲利空間造成強大衝擊。
註 7. 採購成本:民營化之後將使中華電信在採購設備、國際化的腳步上不再受到行政立法機構的牽絆,將有助於其快速掌握市場商機,並合理地降低成本。
註 8. 人事成本:中華電信3.5萬名員工在數量與年齡上較新進業者居於劣勢
註 9. 合資公司持股:持有國際標準電子(40%)、美台(15%)、榮電(12.42%)、吉悌(15%)、國際電信開發(0.05%)等國外電信廠商在台子公司,且多採成本法認列,潛在獲利豐厚。
註10. 電信研究所:擁有上千名研究人員,具有推出電信軟硬體的能力,可能創造之產值十分具有想像空間。惟釋股後面對業界可能的高薪挖角,能否留住人才將是一大考驗。
註11. 購併可能性:購併常為電信業者價值提升的一大途徑,隨著中華電信的民營化,透過換股、購併成為區域型電信業者,將有助其提升公司價值。
註12. 流通在外籌碼:目前法人持股為零,今年釋股僅19%(競價3%、員工認股3%、申購13%),流通在外股數少於台積電等。即使面對台灣大哥大9/21以86元上櫃,影響亦不大。
資料來源:太祥證券;2000年8月
  由於全球電信業者本益比隨著國民所得、使用習慣的差異而存在著地區性的區別,日本業者以50倍以上居首,北美、歐洲業者以25~35倍位居第二,拉丁美洲與非日本亞洲地區業者則僅有10~20倍。目前多數投資機構對中華電信的本益比則多落在15~25倍之間。再配合公司價值評估法(EV/EBITDA)來計算,則合理股價的預測出現了外資機構偏高、本土機構偏低的情形,約落在100~160圓的區間。(如表二)

表二  各法人對中華電信股價評估

法人機構

評估方法

評估價格

備註

大和總研

EV/EBITDA

141~163

20002001EBITDA10451074億元計算

霸菱證券

PE

EV/EBITDA

101~160

19倍本益比與15EV/EBITDA計算

中華開發

PE

EV/EBITDA

105~140

2001~2004年複合成長率8.91%與現金流量折現法,配合25PE8EV/EBITDA

怡富證券

客戶價值

104~119~132

2000年底中華電信固網1250萬名、大哥大400萬名客戶,每個客戶價值2250美元計算


註 1. 公司價值評估法(EV/EBITDA):EV=公司市值+淨負債;EBITDA=稅前盈餘+折舊+攤銷
資料來源:太祥證券;2000年8月

三、中華電信到底能不能買
  看過再多的分析,恐怕投資人最關心的話題還是:到底中華電信值多少?以104元的競拍底價、120元可能申購價格到底可不可以買?
  以公司價值而言,若以目前的盈餘配合傳統本益比來看,中華電信線路品質、網路建設、轉投資公司、電信人才等優勢似乎在簡單的公式下被忽略了。事實上,以長期投資的價值而言,120元絕對是值得購買的價位。
不過,由於近一、二年在新電信服務的需求仍未具體成形的情況下,中華電信盈餘勢必受到長途、國際電話獲利減少的影響,在當前以本益比角度評估盛行的風氣下,不排除未來一年中股價向下修正的可能性。因此,建議投資人短期內不妨先觀察法人參與競價拍賣的熱度,並根據市場評估方式轉變與個人資金的運用,在未來一年中尋找買點。

醉月理財電子報

訂報人數

發報次數

聯盟評價

討論板 網站連結 舊刊查詢 本報投票所

Copyright © 2000華星理財金融網      發行人:海馬      編輯:醉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