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本週科學報報-新聞標題 (陳雅玲 整理
)
2002/3/2 聯合報20版 摩爾定律延伸觸腳,涵蓋多項新興科
技領域--英特爾創始人摩爾於1965年提出「每18個月晶片電晶體數量增加一倍」的定律,日前該公司副總裁
暨技術長又對延用逾30年的摩爾定律提出新定義,表示該定律將擴展到新興科技如光通訊、感應器、生物科
技、無線通訊等技術的演進。摩爾定律之後,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提出「後摩爾定律」和英特爾技術長發表
的「延伸的摩爾定律」有異曲同工之妙,二人都認為未來的摩爾定律不只為晶片而設,將涵蓋多項新興科技
,推斷摩爾定律至少還可再延續20年以上。
2002/3/1 聯合報10版 暴龍到底能不能疾速飛奔?暴龍爆發力起爭
議--科學家一直質疑暴龍會不會飛奔,最新研究顯示,暴龍重六噸,長12公尺,身軀過於龐大,兩腿肌肉不
可能產生足夠的力量飛奔。研究人員以電腦模型計算暴龍奔跑的速度,發現成年的暴龍若想飛奔,腿部肌肉
必須占全身體體重的86﹪,而暴龍身軀過於龐大,不可能像影片「侏儸紀公園」中以72公里的時速飛奔,較
合理的時速應為18公里。也有部分科學家認為電腦模型不能複製暴龍的複雜性,肌肉纖維也很難簡化成數字
,對上述研究結果抱持質疑態度。
2002/2/28 中國時報10版 什麼花,500年後還能含苞待放?蓮花種
籽走過5世紀,再現繽紛生命--美科學家向中國大陸東北的村民,買下500年前被埋在乾涸蓮花池的蓮蓬加以
培育,現已成功開出花苞,是迄今年代最古老種籽開花的例子,研究人員希望將此成功案例應用於新榖物種
類的研發上。一般植物種籽只可存續約10年,研究人員期望以現代基因組科學方法,能找出使蓮花長命的基
因,以助科學家研發出使重要農作物存續更久的方法。
2002/2/28 中國時報13版 台灣生物家族添新員,稀有植物「安蕨」
現芳蹤--農委會在恆春山區進行台灣生物資源調查中,意外發現一種未見過的蕨類植物,經國內外專家學者
鑑定比對,已確認是台灣首次發現的新紀錄種蕨類植物--安蕨。農委會指出,全世界安蕨屬植物目前所知僅
有兩種,即安蕨與華東安蕨,是蹄蓋蕨科植物的一屬,主要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,各國的採集紀錄
及標本數量均不多,為數量稀少的植物。
2002/2/24 中國時報13版 小麥抗癌防病力量大,基改小麥蓄勢待發
--美生物化學家發現,小麥可能成為對抗癌症和預防其他疾病的利器。研究顯示,全麥產品和小麥胚芽內含
強力抗氧化劑,有助預防結腸癌,也可避免糖尿病和心臟病的產生。研究人員目前正在開發富含磷苯基的高
單位抗癌化學物麥種,未來只要在日常飲食中加入食用,即可對抗癌症及疾病。但部分癌症研究組織認為,
僅增加食用一種食物,攝取單一營養成分,將難以直接保護人們不罹癌和其他疾病。
2002/2/20 聯合報10版 滿地找不完的牙,史上最多齒的恐龍化石出
土--科學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發現史上牙齒最多的恐龍化石。距今約9千萬至1億年間的尼日龍據稱是有史以
來長相最奇特的動物,這種草食性長頸龍嘴部構造前所未見,整個顎骨橫跨臉部,嘴裡長滿一排排分列式的
針狀牙齒,每排約有8-10顆,每顆牙長幾公分,總數超過1千顆,用以攝食地面的蕨類與灌木,因而博得「
中生代割草機」綽號。
2002/2/20 聯合報10版 不老仙丹何處尋?返老還童抗老藥現曙光--
柏克萊加大細胞生物學家透露,一群年齡相當於人類70幾歲的老鼠吃了兩種化學物質後,頓時變成活蹦亂跳
,不但腦筋變好,體力更為充沛。生物學家表示,此兩種化學物為acetyl-L-carintine和抗氧化劑alpha-lipoic
acid,通常都在哺乳類動物細胞中出現。它們開啟了一種叫做線粒體細胞的能源,使年邁的老鼠恢復精力,
並扭轉失憶現象,未來人類或許可以此研發出類似的抗老藥物。
回目錄 |